
详情
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记者魏玉坤、周圆)国务院新闻办22日发布的《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指出,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网点的交通网络初步形成,乡村之间、城乡之间连接更加紧密,6亿农民“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白皮书介绍,截至2019年底,全国实现了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截至2020年9月,实现了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100%通客车。
白皮书说,贫困地区综合交通网络加快形成。2016年至2019年,国家支持贫困地区改造建设了国家高速公路1.7万公里、普通国道5.3万公里,建成内河航道约2365公里。贫困地区县城基本实现了二级及以上公路覆盖,许多贫困县通了高速公路,不少地方还通了铁路、建了机场,干支衔接的高等级内河航道网络不断完善。贫困地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快形成,曾经“山里山外两重天”的局面彻底改变。
白皮书还说,“交通+”产业发展成效显著。积极推动“交通+‘旅游’‘产业’‘扶贫’”等发展新模式,推动贫困地区交通与产业深度融合。2012年至2019年,贫困地区新改建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约5.9万公里。“交通+特色农业+电商”“交通+文化+旅游”“交通+就业+公益岗”等扶贫模式不断创新发展。特色产业因路而起、因路而兴,为广大农民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完)
关键词:
宣传资料停止使用声明
分级管控落地 常态化坐实 2020年水泥错峰迎来新变化
泥中茅台——海螺水泥(00914),可以布局了吗?
随着供给侧改革推进,水泥行业的准入/环保等壁垒都在持续提高,水泥占率也在持续提升。
然而,近期水泥板块杀跌明显,海螺水泥(00914)从高位的62港币下跌至47港币,跌幅超过25%,或是“错杀”。如进一步杀估值,可能会迎来中线布局机会。
水泥价格有望维持高位
根据中金研报,2021年,水泥需求将小幅微增,供给整体受控,盈利保持高位韧性。而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核心区域盈利仍有增长空间。2018年,地产调控趋严+社融增速下行+基建增长乏力背景下,当年水泥仍维持量价齐升,全年水泥需求同比增长3%,价格中枢继续大增22%。
中金认为,水泥行业区域景气度的分化、以及投资高峰时点与水泥实际需求高峰时点的错位使得在宏观数据表现不佳时,水泥量价仍可能稳中有增,推动龙头盈利维持高位。在基本面需求旺盛、水泥价格攀高的情况下,近期水泥估值较前期高点明显回撤,中金认为或类似于2018年,是市场担忧基建后继乏力、地产三条红线、及对应的社融增速下行影响所致,是对板块的“错杀”。
回顾2020年,多重压力测试下,水泥龙头展现强大盈利韧性。
2020年卫生事件(1Q20卫生事件暴发期间,2~3月水泥发货率连续数周徘徊在30%以下,需求清淡)、极端天气(6~7月南方进入超长梅雨季,暴发洪涝灾害,8~10月中南地区雨水仍多于往年)、进口低价熟料大增(卫生事件导致越南需求清淡,大量低价熟料涌入我国华东)与西南产能置换压力释放构成连续四重“压力测试”,水泥价格面临显著压力。但在行业未提前进行限产预案讨论的情况下,成熟的区域协同成为了价格“减振器”,水泥龙头凭借优秀的行业格局成功稳价,展现了协同的有效性和强大的盈利韧性,中金由此判断,当前在需求不出现大幅度、长时间回撤的情况下,华东、中南、京津冀等核心区域水泥协同能够有效维持。
图表: 全国水泥价格在多重压力测试下维持稳健
唐山六九水泥有限公司
白皮书:6亿农民“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关于公示2020年中国水泥行业优秀论文征文评选结果的通知
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企业
水泥作为主要基础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基础建设,在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有报道称,水泥的使用总量仅次于水。然而,水泥也是高污染、高能耗产业,每生产一吨水泥消耗1.3吨石灰石、200公斤煤、80度电,排放0.8吨二氧化碳和大量的二氧化硫、粉尘等有害气体和颗粒。强调环保的今天,水泥行业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越来越被重视。 环保政策倒逼水泥行业绿色发展 政策对水泥行业的环境约束力日益增强,只有积极寻求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