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

1

1

3

3

当前位置:
首页
/
/
/
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

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

  • 分类:行业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9-01-22 00:0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

【概要描述】

  • 分类:行业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9-01-22 00:00
  • 访问量:
详情

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

国发〔2013〕4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为积极有效地化解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同时指导其他产能过剩行业化解工作,特制定本意见。

  一、充分认识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适度大于需求是市场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有利于调节供需,促进技术进步与管理创新。但产品生产能力严重超过有效需求时,将会造成社会资源巨大浪费,降低资源配置效率,阻碍产业结构升级。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国际市场持续低迷,国内需求增速趋缓,我国部分产业供过于求矛盾日益凸显,传统制造业产能普遍过剩,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消耗、高排放行业尤为突出。2012年底,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72%、73.7%、71.9%、73.1%和75%,明显低于国际通常水平。钢铁、电解铝、船舶等行业利润大幅下滑,企业普遍经营困难。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仍有一批在建、拟建项目,产能过剩呈加剧之势。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化解,势必会加剧市场恶性竞争,造成行业亏损面扩大、企业职工失业、银行不良资产增加、能源资源瓶颈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直接危及产业健康发展,甚至影响到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大局。

  当前,我国出现产能严重过剩主要受发展阶段、发展理念和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一些企业对市场预期过于乐观,盲目投资,加剧了产能扩张;部分行业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集中度低,没有形成由优强企业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导致行业无序竞争、重复建设严重;一些地方过于追求发展速度,过分倚重投资拉动,通过廉价供地、税收减免、低价配置资源等方式招商引资,助推了重复投资和产能扩张;与此同时,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政策、规划、标准、环保等引导和约束不强,投资体制和管理方式不完善,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不到位,导致生产要素价格扭曲,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不健全,市场机制作用未能有效发挥,落后产能退出渠道不畅,产能过剩矛盾不断加剧。

  产能严重过剩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诸多问题的根源。企业经营困难、财政收入下降、金融风险积累等,都与产能严重过剩密切相联。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必然带来阵痛,有的行业甚至会伤筋动骨,但从全局和长远来看,遏制矛盾进一步加剧,引导好投资方向,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因此,要坚决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长效机制。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务十分艰巨,要精心谋划、总体部署、统筹安排,积极稳妥加以推进。

  二、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把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按照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总原则,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力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坚决遏制产能盲目扩张;着力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配套政策,“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过剩产能;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长效机制,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二)基本原则。

  ——坚持尊重市场规律与改善宏观调控相结合。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强化企业责任意识;加强市场供需趋势研判和信息引导,综合运用法律、经济以及必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加强政策协调,形成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合力。

  ——坚持开拓市场需求与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扩大国内市场规模,巩固拓展国际市场,消化国内过剩产能。强化需求升级导向,培育高端产品市场,促进产能结构优化,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严格控制增量与调整优化存量相结合。严格要素供给和投资管理,遏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压缩过剩产能;实施境外投资和产业重组,转移国内过剩产能;强化资源能源和环境硬约束,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优化产业布局。

  ——坚持完善政策措施与深化改革创新相结合。完善和细化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配套政策措施,建立中央和地方联动机制,加强协调服务,发挥部门合力,落实地方责任;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形成有利于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作用、有效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的体制机制环境。

  (三)主要目标。

  通过5年努力,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产能规模基本合理。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能总量与环境承载力、市场需求、资源保障相适应,空间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产能利用率达到合理水平。

  ——发展质量明显改善。兼并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产能结构得到优化;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水平显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升;经济效益实现好转,盈利水平回归合理,行业平均负债率保持在风险可控范围内,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

  ——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得到完善,企业市场主体作用充分发挥。过剩行业产能预警体系和监督机制基本建立,资源要素价格、财税体制、责任追究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三、主要任务

  (一)坚决遏制产能盲目扩张。

  严禁建设新增产能项目。严格执行国家投资管理规定和产业政策,加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项目管理,各地方、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核准、备案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各相关部门和机构不得办理土地(海域)供应、能评、环评审批和新增授信支持等相关业务。

  分类妥善处理在建违规项目。对未按土地、环保和投资管理等法律法规履行相关手续或手续不符合规定的违规项目,地方政府要按照要求进行全面清理。凡是未开工的违规项目,一律不得开工建设;凡是不符合产业政策、准入标准、环保要求的违规项目一律停建;对确有必要建设的项目,在符合布局规划和环境承载力要求,以及等量或减量置换原则等基础上,由地方政府提出申请报告,报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并抄报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等相关职能部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等职能部门,在委托咨询机构评估的基础上出具认定意见,各相关部门依法依规补办相关手续。对未予认定的在建违规项目一律不得续建,由地方政府自行妥善处理;对隐瞒不报在建违规项目,一经查实,立即停建,金融机构停止发放贷款,国土、环保部门依据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予以处理,对涉及失职渎职和权钱交易等问题的予以严肃查处,对监管不力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同时,按照谁违规谁负责的原则,做好债务、人员安置等善后工作。所有在建违规项目的处理结果均应向社会公开。

  (二)清理整顿建成违规产能。

  全面清理整顿。各省级人民政府依据行政许可法、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以及能源消耗总量控制指标、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行业规范和准入条件、环保标准等要求,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建成违规项目进行全面清理,提出整顿方案并向社会公示后,报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备案;对不符合备案要求的,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反馈意见。

宣传资料停止使用声明
分级管控落地 常态化坐实 2020年水泥错峰迎来新变化
泥中茅台——海螺水泥(00914),可以布局了吗?
随着供给侧改革推进,水泥行业的准入/环保等壁垒都在持续提高,水泥占率也在持续提升。 然而,近期水泥板块杀跌明显,海螺水泥(00914)从高位的62港币下跌至47港币,跌幅超过25%,或是“错杀”。如进一步杀估值,可能会迎来中线布局机会。 水泥价格有望维持高位 根据中金研报,2021年,水泥需求将小幅微增,供给整体受控,盈利保持高位韧性。而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核心区域盈利仍有增长空间。2018年,地产调控趋严+社融增速下行+基建增长乏力背景下,当年水泥仍维持量价齐升,全年水泥需求同比增长3%,价格中枢继续大增22%。 中金认为,水泥行业区域景气度的分化、以及投资高峰时点与水泥实际需求高峰时点的错位使得在宏观数据表现不佳时,水泥量价仍可能稳中有增,推动龙头盈利维持高位。在基本面需求旺盛、水泥价格攀高的情况下,近期水泥估值较前期高点明显回撤,中金认为或类似于2018年,是市场担忧基建后继乏力、地产三条红线、及对应的社融增速下行影响所致,是对板块的“错杀”。 回顾2020年,多重压力测试下,水泥龙头展现强大盈利韧性。 2020年卫生事件(1Q20卫生事件暴发期间,2~3月水泥发货率连续数周徘徊在30%以下,需求清淡)、极端天气(6~7月南方进入超长梅雨季,暴发洪涝灾害,8~10月中南地区雨水仍多于往年)、进口低价熟料大增(卫生事件导致越南需求清淡,大量低价熟料涌入我国华东)与西南产能置换压力释放构成连续四重“压力测试”,水泥价格面临显著压力。但在行业未提前进行限产预案讨论的情况下,成熟的区域协同成为了价格“减振器”,水泥龙头凭借优秀的行业格局成功稳价,展现了协同的有效性和强大的盈利韧性,中金由此判断,当前在需求不出现大幅度、长时间回撤的情况下,华东、中南、京津冀等核心区域水泥协同能够有效维持。 图表: 全国水泥价格在多重压力测试下维持稳健 唐山六九水泥有限公司
白皮书:6亿农民“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关于公示2020年中国水泥行业优秀论文征文评选结果的通知
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企业
水泥作为主要基础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基础建设,在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有报道称,水泥的使用总量仅次于水。然而,水泥也是高污染、高能耗产业,每生产一吨水泥消耗1.3吨石灰石、200公斤煤、80度电,排放0.8吨二氧化碳和大量的二氧化硫、粉尘等有害气体和颗粒。强调环保的今天,水泥行业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越来越被重视。  环保政策倒逼水泥行业绿色发展  政策对水泥行业的环境约束力日益增强,只有积极寻求绿

全国统一销售服务热线:

地址: 唐山市古冶区卑家店北

Fengwei

- 扫码关注六九水泥 -

© 2020   唐山六九水泥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冀ICP备17022485号-1